文明单位评选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 > 文明单位评选 > 正文

人居学院:构建和谐与发展的学院新文化

日期:2020-11-14 点击数: 来源:


人居学院对标“六个好”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理论教育工作

(一)加强干部师生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

人居学院党委制定2020年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以及教职工学习计划和要求,截止目前开展中心组学习9次,提升干部政治站位、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对师生党员要求学习强国每年3000积分的学习要求。

主动结合重大活动和时政热点,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莅临交大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学习、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通过参观等,引导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中心工作发展

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规范党支部建设和换届流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全覆盖,教工党支部软弱涣散的问题得到解决;持续推进教育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与能动学院环境工程党支部、与西北农林大学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工作,通过党建推进学科交流和发展,同时发挥辐射和头雁效应,促进其它教师党支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实现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加强优秀党支部建设,硕8138党支部获“十佳党支部”称号。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双带头人”工作室,获批建设“五好”党支部1个,2次获得“十佳党支部”称号,与3家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工作。通过党支部日常建设、优秀创建、骨干党员思想引领,提升了党支部战斗力,在创新港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工作中,党员和党支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力推进中心工作发展。

(三)强化课程思政建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人居学院2020年从4个方面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第一、积极申报培育示范课程/专业,2020年共申报25门“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并制定详细计划推进工作。 第二、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纳入教师学院2020年度绩效考核,予以绩效激励。第三、在Blackboard平台“人居教师课”建设了“课程思政”专栏,建立“课程思政”专题学习与交流平台。第四、812日,组织面向全院教师的线上“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聘请西安交通大学后备教学名师俞炜华教授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并对“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问题等开展线上研讨。

(四)拓展思政载体,增强青年思想引领

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规范指导党支部工作同时,加强团支部建设,党建带团建开展学院青年思想教育。结合学院专业特色, 2020年与中建东孚、陕西省地建集团、沣西新城、复旦大学信息学院等企业、政府部门、兄弟学院,围绕“西迁精神”学习、“世界地球日”活动、生态环境与创新城市建设等内容开展党建联建工作,引导青年胸怀大局,专业报国。

学院将志愿服务纳入奖学金考评体系,推进志愿服务与学院发展相结合。2020年,引导组织班、团、党组织研究生开展学院公共区域义务打扫、科普宣传西迁精神、校友会志愿服务、暑期夏令营志愿服务、科创月志愿服务等多项志愿活动。在疫情期间,学院硕9152党支部率先发起向武汉抗疫捐款行为,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全院师生176名党员共缴纳特殊党费用于抗疫工作,共计23329元。

2020年开展“职无不言”就业经验分享会、“大师兄来了”优秀校友返校交流会、就业动员大会和选调生选拔等就业帮扶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传承弘扬爱国奉献和艰苦奋斗的“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人居学院选调生赴基层工作人数逐年递增,研究生勤奋踏实,并在基层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

通过以上实践过程,从思想到行动上,增强青年专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

二、领导班子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2020年,学院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工作基础上,成立人居学院文明校园建设领导和工作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分党委秘书、院办主任、工会主席、团工委书记、辅导员、实验室中心负责人、师生党支部书记任组员,协同开展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二)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学院党委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2020年学院印发《人居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制定落实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督办制度,持续贯彻院长书记周例会制,高效保证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决议有效执行落实。做好分党委把方向、定政策、促改革目的,促进学校重大工作有效落实。

持续开展分党委委员进支部,并加强党委书记、院长重点联系土木、建筑学科制度,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授意见征求和意见倾听,开展师生调研,密切联系群众。

加强基层治理,推进机制改革。完成创新港研究院系所改制,将6个研究所改为4个,并自由组合下设若干研究团队,实现系所合一。群众谈话等流程完成系所班子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学科带头人。并在此基础上,一揽子推进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学院修订了《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绩效津贴分配办法》,以“业绩为王”推进研究院运行发展,对标内容更加细化具体,目标责任更加清晰明确。完成工会换届,成立教代会。积极主动做好信息公开和教师关怀和服务。

通过以上工作,守底线,把原则,促公平,推进学院组织机构完整,有效运行,干部作风转变,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院政治生态。

三、师德师风建设

2017年学院发布了《人居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细则》,为了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管理,2020年学院拟细化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管理办法。预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评价齐抓共管,执行和评价部门职责更加明确,更具有对标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能够有效操作、有效引导、有效防范、有效激励,发挥制度教育规范约束作用。目前讨论稿已出,计划经意见听取、修订、党委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学院每年由本科生培养主管领导以及学院党委副书记组织开展2次全院教职工师德师风教育,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目前已经执行3年。

推出“立德树人”栏目文章,宣传顾兆林、孙清、廖红建、程海等教授育人事迹。也涌现出许领、俞茂宏等人科研奋进事迹。许领和俞茂宏教授分别荣登西安、陕西好人榜。

四、校园文化建设

规范学院标识,拍摄学院宣传片1部。

以工会和团工委研究生会为依托组织开展各类师生群众活动。2020年,在创新港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研究院设立了“教工之家”2间,进一步丰富了活动设备,包括划船机、乒乓球台、椭圆机、动感单车、按摩椅、杠铃等体育运动设备,创建瑜伽室等为教职工在创新港健康工作提供活动空间。2019年学院工会换届后,组建了多个体育运动团体包括“人居羽你同行”“游泳队”“乒乓球队”“人居教职工读书会”等。2020年学院持续为教职工每周预定游泳场地和羽毛球运动场地,为教职工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保障。

依托团工委、研究生会开展,已经形成传统的具有人居特色的品牌活动8项,包括“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乒动曲江乒乓球大赛”“对话与传承-大师兄来了”“3V3篮球赛”“人居定向越野赛”“人居学院新年联欢会”“职无不言(就业经验分享)”和“研究生学生创新论坛”等。依托研究生党支部和系所开展了丰富的以“创新港建设”“西迁精神”“劳动教育”“健康心理”和“学科特色”为关键词的各类活动。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保证研究生“月月有活动”。在培养自信乐观、爱国爱校精神风尚提升学院文化活跃氛围和促进人居研究生成长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兄弟院系、相关企业党建团建联合共建,积极引导党支部党员用专业特长贡献学校发展和社会公益,如党员同学开展调研为校园建设建言献策,制作“草木本心”图册献礼交大进驻创新港,参与无止桥项公益项目等;加强人居土建类特色活动承办参与,如腾飞杯结构大赛、建造大赛、实体搭建活动、冰雪建筑创新设计与建造大赛等;发挥建筑学系特长,师生组成团队进行创新港研究院公共空间自主设计。形成了具有人居印记的文化育人成果。

五、校园环境建设

第一、成立人居学院综合治理小组,定期对所在办公空间进行检查,督促使用师生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同时对管理使用不到位的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整改,确保环境管理使用规范、安全、卫生、有效利用。

第二、邀请保卫处、实验室处等部门为师生开展安全讲座,同时开展空间打扫、空间美化、环保宣传、文明用餐等活动,不断加强劳动教育、美育、环保教育和节约教育。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每年5月和9月举行研究生心理健康讲座。

第三、发挥建筑学系特长,师生组成团队完成创新港研究院公共空间自主设计,推进创新港搬迁使用。

近几年,未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在综合治理中获评先进。

六、阵地建设

    新建学院网站、运行学院2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创建新媒体工作室和新闻信息中心,拍摄学院宣传片1部。搭建载体,扩大宣传。学校新闻网投递量由2017年的每年40篇左右,2018,2019年上升至120篇左右。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人居新青年”“人居青年说”“七十年七十人”“人心人语共克时艰”“大船出港”等栏目系列文章,引领思想,提升士气,促进学习,营造积极上进、干事创业好氛围。

七、科创月活动开展情况

共举办“科创月”系列活动6场次,规模最大的人数达350人,共邀请校外嘉宾48人,其中校外院士11人。

签订合作协议共1项,签约金额共4000万元;揭牌成立联合机构2个(中易建-西安交大生态城市智慧绿色能源建筑技术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研究院);土木工程研究所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达成了科研合作的共识。建筑学科积极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建筑类院校的院长及学科带头人、院士等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与行业内院士和顶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谋划建设国家级平台,提升了学科影响力,展示了学科发展特色。提高学科的知名度,拓宽今后与企事业单位相互合作的宽广度与长效性;增强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感,涌现了先进榜样。

 


 


上一条:人文学院:肩负文化传承,弘扬人文精神,创新学术思维,培育社会英才

下一条:生命学院:筑牢精神文明建设基石,用文明的力量滋养和支撑学院高质量发展